技術文章

射頻功率量測原理 (六):您想量測的是峰值功率還是平均功率?

射頻功率量測原理 (六):您想量測的是峰值功率還是平均功率?

RF/微波產品的設計與生產中,功率量測是基礎中的基礎,然而,客戶與測試設備供應商之間的溝通也同等重要,「平均功率」與「峰值功率」這兩個術語在表達所需的功率量測時經常被使用,但這些術語對不同的人來說,往往帶有不同的含義,因此,讓我們花一些時間來釐清這些混淆,並建立一套我們都能共通使用的術語。

峰值功率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基本量測類型,然而,這裡可能不清楚的是,所需的峰值功率究竟是指待測物功率封包中的單一最大振幅值,還是指功率封包本身,功率封包 (Envelope power) 是指因調變或失真所引起的振幅變化,此變化是時間的函數,並在一個或數個 RF 載波訊號的週期上進行平均,功率封包對時間的關係曲線,及其最大值(或稱峰值封包功率 (PEP))如圖 1 所示。


圖 1:功率封包 (藍色)、峰值封包功率 (PEP, 綠色)、平均功率 (紅色) 與脈衝平均功率 (黑色) 之間的區別。


在溝通脈衝訊號平均功率的量測需求時,也可能有些棘手,因為平均功率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定義,有些人可能尋求的是在脈衝重複間隔 (PRI) 內的平均功率,這個值包含了訊號叢發本身以及到下一個脈衝之間的關閉時間間隔;或者,也有些人可能想要的是僅針對訊號叢發的平均功率,我們將此稱為脈衝平均功率 (pulse average power)

在峰值與平均功率的量測上,使用統一的術語,是確保相關計算結果準確的關鍵,例如,波峰因數 (crest factor) 是評估調變訊號時一個很重要的參數,其定義為峰均功率比 (PAPR),換句話說,波峰因數PEP 與下列兩者之一的比值:是在 PRI 內的平均功率波峰因數 = PEP / 平均功率),或僅是脈衝本身的平均功率波峰因數 = PEP / 脈衝平均功率)。

平均功率感測器峰值功率感測器的用途有所區別:前者用於量測整個波形的平均功率;後者則因具備觸發功能,能鎖定脈衝並量測 PEP脈衝平均功率;然而,若手邊只有平均功率感測器,依然有方法可以算出脈衝平均功率,使用者只需先利用已知的脈衝寬度脈衝重複間隔 (PRI) 計算出工作週期(工作週期 = 脈衝寬度 / PRI),接著再將感測器測得的平均功率除以這個工作週期,即可反推出脈衝平均功率(脈衝平均功率 = 平均功率 / 工作週期)。

RF 設計中,要符合法規標準遵守安全限制確保系統效率保護元件,都有賴於精準的 RF 功率量測,這也更突顯了使用共通術語進行溝通的重要性,作為高效能 RF 與微波測試設備的領導者,Boonton 透過其完整的產品組合,包括峰值與平均 RF 功率計以及即時與連接式 USB 功率感測器,能夠支援廣泛的 RF 功率量測與訊號分析應用。

延伸閱讀